小孟高三的時候,跟爸爸說他的志願是心理系。爸爸很驚訝,因為小孟無論數理或文史成績都很不錯,他一直以為兒子會像他走機械設計,或者唸電機、資工。
「心理的東西你自己看書就好了,當作平常的興趣。把機械或電機的專業能力培養起來,這樣你一輩子就有保障了。」爸爸說。
「可是我想發展心理的專業能力。」小孟說。
「去唸那種娘娘腔的東西幹什麼!」
小孟聽到這句話真是傻眼,「怎麼會娘娘腔啦?!」
孟爸不以為然的表情:「整天跟哭哭啼啼的人在一起,有什麼樂趣?人生就是要看光明面,跟那些人在一起久了,只會變得喪氣!」
小孟當時只有十七歲,對自己人生的志業只有一股模糊又堅定的感覺,他無法拿出理論、數據、實務經驗來說服爸爸,也無法壓抑自己對於心理學的熱愛,他非常痛苦,因為他必須反對他深愛的父親,走自己的路。
另一個痛苦的原因是,從那時候起,父親就開始有意無意地避開他,只做必要交談,迴避目光接觸。表面上父親說他工作很忙、很累,小孟也長大了應該學著照顧自己,但小孟心裡總覺得,父親是砌了一座護城牆,把小孟擋在外面。他常看著母親的遺照,流著淚,問媽媽:「我到底該怎麼辦呢?」
傾聽個案的故事、探索人類心靈複雜糾結的謎團,並未使得小孟染上憂鬱,反而讓他覺得人生很充實,很快樂。小孟成為一位出色的心理醫師,但他的成就依然無法改變父親疏離的態度。
小孟的父親其實是很開朗的人,笑口常開,幽默風趣,交遊四海,他的朋友都好喜歡和他聚會吃喝聊天。
他的朋友。
小孟心想:「我不是他的朋友。我是他的兒子。」
這代表什麼呢?
朋友=外在
兒子=內在
一個唸心理學的兒子=更深層的內在…?
爸爸對兒子,採取抗拒、防衛、迴避的態度,意思就是,爸爸很可能對自己的「心」,也採取抗拒、防衛、迴避的態度。
也許,爸爸的內心不像外表那麼光明快樂?
爸爸的心裡到底有什麼呢?
那一年清明節,小孟和爸爸到納骨塔祭拜媽媽。本來他們年年都是上完香、收了供品就走人,二十分鐘搞定一切,這次小孟趁著爸爸收供品時問了一句:「爸,你和媽媽是怎麼認識的啊?」
爸爸淡淡地說:「就,唸大學的時候去花蓮玩,我騎腳踏車騎了很久都找不到七星潭,剛好你媽媽騎腳踏車經過,我就問她,她就直接帶我去,這樣就認識了。」
「以前媽媽跟我說,她是因為你才唸大學的。」
「對啊,那個年代,女孩子讀到高中就已經不得了了,家裡只希望她趕快畢業出去工作賺錢,因為你外公那時候負債很多。」
小孟不斷問著父母親年輕時候的事:母親考上台北的大學,堅持離家就讀,家裡一塊錢也不給,她很辛苦半工半讀完成英文系學業,跟父親結婚,進外商公司上班,卻壯年罹癌,在小孟國三時病逝。
爸爸嘆了口氣:「如果沒有遇見我,你媽媽的人生就會不一樣,不用離家出走,也可以多活幾年。」
這就是小孟想知道的:爸爸對這些事的「感覺」。這些故事,小孟何嘗沒聽過?但情節不是重點,重點是爸爸對這些事件的解讀和情緒。
小孟低低地說:「爸,你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媽媽嗎?」
爸爸苦笑了一下,說:「我好像專門對不起家人。」
孟爸有六個姐姐,姐姐們討厭父親重男輕女,把不滿的情緒轉移到唯一的弟弟身上,姐姐們常罵他:「都是你!因為你出生,害我們大貶值!」姐姐們都非常聰明有才能,一心想接手經營家裡的服飾連鎖店,可是爸爸只想把經營權交給兒子,無奈孟爸對做生意沒興趣,他真正的志願是當機械工程師,父親很生氣,不接受他的想法,還說:「你媽辛辛苦苦懷了你,生了你之後身體大虛,才病死的,她要是看到你這樣忤逆我,不病死也會氣死!」
孟爸最後還是沒聽爸爸的話,父子關係變得很糟,等到孟爸畢業找到工作、結婚之後,就更少與父親見面了。
孟爸說:「人生就是矛盾和衝突,遺憾和無奈。所以快樂的時候就要盡量快樂,不要去想那些負面的事,對人生就不會有影響。」
小孟終於清楚了,爸爸身上一直揹負著許多痛苦,也一直在逃避這些痛苦。爸爸從來不去碰負面情緒,也反對小孟去碰,這是爸爸保護父子倆的方式。爸爸就像一個想擺脫影子的人,拚命朝著太陽狂奔,而小孟總算跟上了他的腳步,陪他跑了一段。他希望在他的協助下,爸爸的腳步能越來越慢,有一天,可以停下來,轉過身,面對這些影子。
這或許也是為何他要讀心理系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